医巫闾山秋色荣登《中国国家地理》封面,单日接待游客破5万,展现东北壮美风光
近日,辽宁省阜新市的医巫闾山以其独特的秋色美景荣登《中国国家地理》杂志封面,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。据悉,在封面的助力下,医巫闾山单日接待游客数量突破5万,成为东北旅游的新亮点。
医巫闾山,这座位于辽宁省西部的名山,自古以来就享有“东北第一山”的美誉。这里山清水秀,风景如画,是东北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。而秋天的医巫闾山更是美不胜收,金黄的树叶、湛蓝的天空、清澈的溪流,构成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画卷。
《中国国家地理》杂志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地理杂志之一,其封面通常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。此次选择医巫闾山的秋色作为封面,不仅是对这座名山美景的认可,更是对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肯定。
在封面的助力下,医巫闾山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秋景。游客们纷纷表示,这里的秋色美得令人陶醉,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。据了解,单日接待游客数量突破5万,创下了医巫闾山旅游的新纪录。
秋天的医巫闾山,层林尽染,金黄的银杏叶、火红的枫叶,将山峦装点得如诗如画。此外,山间的溪流潺潺,清澈见底,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地亲近自然,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医巫闾山不仅景色迷人,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。山上有许多古迹,如北魏时期的石窟、唐代的寺庙等,这些都是游客们不可错过的文化景观。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游客们还可以领略到悠久的历史文化。
此次医巫闾山秋色荣登《中国国家地理》封面,无疑为东北旅游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。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,东北地区越来越多的美景被世人所熟知。而医巫闾山的成功,也为东北地区其他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。
未来,医巫闾山将继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景区服务水平,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。同时,通过举办各类旅游活动,进一步提升医巫闾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让这座东北名山成为国内外游客心中的旅游胜地。
总之,医巫闾山秋色荣登《中国国家地理》封面,单日接待游客破5万,不仅展示了东北壮美风光,更是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不久的将来,东北地区将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
- • 古塔区关帝庙大数据分析:揭秘商人热衷“义薄云天”签背后的信仰密码
- • 锦州港再创新高:开通至东南亚水果快线,冷链物流成本降低40%
- • 辽西木偶戏国家级传承人王娜复刻清代《八仙过海》剧目,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
- • 留学生创业园盛大开园,助力“一带一路”沿线人才创新创业
- • 北镇葡萄酿酒厂斩获布鲁塞尔金奖,辽西风味征服欧洲
- • 中日氢能产业合作示范区正式启动,年制氢能力突破5万吨
- • 王选家族慷慨捐赠汉字照排机原型机,锦州高校迎来历史性时刻
- • 北镇满族四合院民宿爆火,游客睡万字炕体验“东北围炉”风情
- • 慕容皝诞辰1700周年:全球慕容后裔齐聚锦州,共忆先祖辉煌
- • 数字人民币供应链金融平台正式上线,创新缩短账期至3天,助力企业高效融资
- • 明代广宁驿锦州段发现完整马骨与驿站文书,揭秘古代交通枢纽历史
- • 古塔区夜市烤鹌鹑成网红,游客排队三小时只为一口美味
- • 大凌河生态廊道全线贯通,迁徙候鸟数量激增3倍,生态效益显著
- • 高句丽山城排水系统复原:领先欧洲千年,揭秘古代智慧
- • 冬奥冠军徐梦桃代言家乡冰雪运动中心,助力家乡冰雪运动发展
- • 明代戍卒家书出土,毛笔字迹清晰如昨,穿越时空的温情见证
- • 北镇鸭梨酵素饮品荣获健字号认证,解酒护肝功效显著
- • 锦州农机共享平台助力农业现代化,服务覆盖95%耕地,成本降低60%
- • 全球最大锂电池隔膜基地落户锦州,年产能达50亿平方米,助力我国新能源产业腾飞
- • 《北镇猪蹄拍微电影《卤味人生》,三代守锅人情感流露看哭网友》
- • 渤海大道延伸工程贯通,助力辽冀沿海经济带发展新篇章
- • 国家级石化计量测试中心揭牌,助力万亿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
- • 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系统:预警机制助力避免30起重大事故
- • 锦州评书茶馆登陆抖音,老艺术家直播观看量破百万,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
- • 《笔架山赋》摩崖石刻:书法家魏哲笔下传世之作,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
- • 数字人民币供应链金融平台正式上线,账期缩短至3天,助力企业高效融资
- • 义县杂粮深加工产业园:年产值突破20亿元,产品远销日韩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锦州湾海陆空一体化应急指挥中心正式投用,筑牢区域安全防线
- • 北普陀山国际登山赛盛大启幕,30国选手共赴登山盛宴
- • 锦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迈上新台阶:覆盖率达80%
- • 辽西五市携手共建锦州湾临港经济区,年引资超千亿,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
- • 城市书房遍布300家,人均阅读量领跑全省
- • 太和区古法酿醋技艺建基因库,百年菌群永续传承
- • 凌海对虾3D打印食品惊艳亮相进博会,宇航菜单再添新宠
- • 乡村非遗市集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,助力乡村振兴,带动千人就业
- • 锦州非遗展演中心盛大落成,皮影戏、东北大鼓天天上演,传承非遗文化魅力
- • 锦州湾海蚀地貌研学基地盛大开放,体验潮汐侵蚀奥秘
- • 锦州湾国际机场开通首条洲际货运航线,助力东北亚物流新篇章
- • 小凌河两岸景观带荣膺“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”,打造宜居新典范
- • 锦州企业勇攀高峰,承建沙特石化项目合同额突破60亿元
- • 凌海百年灯塔焕新颜,光影剧场演绎闯关东史诗
- • 锦州实验学校校园农场助力公益,年产蔬菜10吨捐赠福利院
- • 《黑山“冥婚”纪录片引发戛纳热议:民俗学者激辩伦理边界》
- • 我国正式出台师德负面清单制度,20项行为“一票否决”
- • 古塔灯光秀惊艳亮相,荣膺亚洲照明设计奖,演绎千年历史画卷
- • 北镇葡萄沟荣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“最佳旅游乡村”称号,展示中国乡村旅游新风采
- • 锦州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激增300%,领跑东北跨境电商市场
- • 康熙东巡驻跸锦州碑文揭秘:破译古代治理辽西水患策略
- • 《薯宝传奇》动画热播,黑山地瓜周边产品热销央视
- • 我国商业航天发射工位正式开建,预计年发射卫星30颗
- • 黑山花生农业保险全覆盖,天灾无损农户收入稳如磐石
- • 锦州湾国际机场保税物流中心盛大启用,年货邮吞吐量再创新高,提升50%
- • 太和区工业遗产改造引争议:专家呼吁尊重历史,警惕“假古董”现象
- • 义县社火巡游盛大启幕,10万游客共赏明清民俗盛景
- • 锦州港30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圆满完成验收,助力东北亚航运枢纽建设
- • 黑山民间谚语走进语文教材,"车轱辘话"成教学新亮点
- • 黑山地瓜粉条生产线实现全自动化,机器人手臂码垛引领行业新潮流
- • 明代状元张升殿试答卷全息投影展,再现科举盛况
- • 冬奥冠军徐梦桃代言家乡冰雪运动中心,助力家乡冰雪产业发展
- • 苏州对口合作落地项目80个,总投资超400亿元,共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- • 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全覆盖,职业体验基地助力未来梦想起航
- • “泥人张”传人张景祜在锦州举办抗美援朝群像首展,传承红色基因
- • 黑山二人转大舞台年演出超300场,传承人月入过万,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
- • “锦州镖王”李德标押镖密档首展,揭开江湖风云面纱
- • 东北陆海新通道锦州枢纽年开行中欧班列突破1200列,助力区域经济腾飞
- • 黑山二人转巡演车改太阳能,下乡演出实现零排放
- • 禅意生活,数字断舍离——体验民宿中的手机寄存服务
- • 医巫闾山登山赛华丽升级,国家级赛事展现千年古道魅力
- • 北镇鸭梨甜度破表,出口迪拜成王室专供水果,揭秘中国梨王的传奇之路
- • 锦州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激增300%,荣膺东北跨境电商发展“领头羊”
- • 明代锦州总兵祖大寿家书解密:宁远城防图重现世间
- • 辽沈战役纪念馆开设“小小讲解员”培训班,传承红色精神,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