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学家沈寿铨的传奇稻种“辽粳5号”:在锦州培育,至今仍在造福农民
在辽阔的东北平原上,有一片被稻香笼罩的土地——锦州。这里不仅风景如画,更孕育了一位农业科学家——沈寿铨。他的一生致力于稻作研究,培育出了被誉为“东北明珠”的“辽粳5号”稻种。时至今日,“辽粳5号”仍在锦州及周边地区广泛种植,为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。
沈寿铨,一个普通的农学家,却有着不平凡的一生。他生于上世纪30年代,自幼对农业充满热情。在多年的田间地头实践中,他深知稻作对农民生活的重要性。为了提高稻米产量,他毅然投身于稻作研究,立志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。
在沈寿铨的带领下,锦州的稻作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他成功培育出了“辽粳5号”稻种。这个品种具有抗病性强、适应性广、产量高等优点,成为东北地区的当家品种。沈寿铨也因此被誉为“东北稻作之父”。
“辽粳5号”稻种的成功培育,离不开沈寿铨的辛勤付出。他深入研究稻作生物学特性,不断优化种植技术,使“辽粳5号”在锦州及周边地区得到广泛应用。据统计,自“辽粳5号”推广以来,东北地区的稻米产量提高了20%以上,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如今,“辽粳5号”已成为锦州的一张名片。这片土地上,农民们纷纷种植“辽粳5号”,期待着丰收的喜悦。每当稻谷金黄一片,沈寿铨的脸上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。他深知,自己的一生虽然没有惊天动地,但能为农民谋福祉,便是最大的幸福。
时光荏苒,沈寿铨已离世多年,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。在锦州,关于沈寿铨的传说仍在流传。每当提及“辽粳5号”,人们总会想起这位伟大的农学家,感叹他的无私奉献。
如今,“辽粳5号”稻种仍在使用,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,更成为了东北农业的骄傲。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我们应铭记沈寿铨的奉献精神,继续传承和发扬农业科技,为农民创造更多福祉。
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上,我们应继续发扬沈寿铨的精神,将农业科技创新进行到底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我国农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,让更多农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。而“辽粳5号”这一传奇稻种,也将继续在锦州这片土地上绽放光芒,为农民带来无尽的希望。
- • 凌河区发现民国锦州方言词典,揭秘百年前“杠精”称呼“犟眼子”
- • VR全景直播北普陀山云海,百万网友在线“追光”
- • 义县佛寺羊肉美食周盛大启幕,百锅同炖盛宴千人共飨
- • 范旭东锦州碱厂建设蓝图入选工业遗产保护名录:见证中国工业发展历程的重要里程碑
- • 万人成诉率下降至全省最低水平,法治建设成效显著
- • 锦州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激增300%,荣膺东北跨境电商发展“领头羊”
- • 明代戍卒家书出土,毛笔字迹清晰如昨,揭开历史尘封的温情篇章
- • 首批“教育家型校长”培养工程30人名单揭晓,引领教育新风尚
- • 义县荒山变宝地,药材种植年产值突破5亿元
- • 华为锦州云计算中心正式投运,助力东北2000家企业上云转型
- • 沟帮子熏鸡改用秸秆燃料,减碳90%的创新之路获权威认证
- • 义县契丹太阳神壁画复原:游牧民族宇宙观震撼学界
- • 民国锦州商会会长李善祥抗日募捐账簿:见证民族抗争的珍贵档案
- • 乡村旅游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,覆盖80%行政村,带动10万人就业
- • 中共特工朱霁青与锦州情报网密码本:揭秘国家安全馆的珍贵收藏
- • 民国史学家金毓黻故居开放,AI复原书斋著史场景,历史重现魅力无限
- • 笔架山跨海索道通车,5分钟直达天桥景区,便捷旅游新体验
- • 锦州机场新开首尔、大阪航线,入境游增长300%,助力东北亚旅游市场繁荣
- • 渤海大学科技园荣登全国孵化器30强,助力创新创业再攀高峰
- • 《权游》改编引发争议,黑山皮影戏传承人呼吁创新求存
- • 中共特工朱霁青与锦州情报网密码本:一段尘封的红色传奇入藏国家安全馆
- • 古塔区烧烤摊主温情满满,为环卫工打造24小时暖冬驿站
- • 光伏治沙项目助力科尔沁沙地,年发电20亿度,绿色奇迹闪耀北方
- • 人工智能助教系统助力教育革新:批改作业准确率高达99%
- • 锦州高校联合攻关,助力OLED蒸镀机国产化突破
- • 营商环境评价东北三连冠,企业开办“秒批秒办”彰显改革成效
- • 凌海稻渔综合种养模式:创新农业发展,助力联合国粮农组织案例库
- • 义县全羊宴师傅下乡授艺,牧民变身民宿老板年入50万
- • 古塔区锦华烧鸡秘方入藏档案馆,真空包装远销南极站:传统美食的传奇之旅
- • 四野名将韩先楚与锦州战役望远镜的传奇捐赠
- • 《太和区豆芽卷饼申遗纪录片央视首播,展现市井烟火气中的传统美食魅力》
- • 锦州“烧烤巴士”专线惊艳亮相,一站尽享10家老字号美食盛宴
- • 义县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上线,事务“一码通办”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辽西旅游联盟“一卡通”问世,畅游锦州、朝阳、阜新三地无障碍体验
- • 犹太商人贸易档案揭示东北经济网络的历史轨迹
- • 沟帮子熏鸡厂扶贫车间投产,留守妇女月薪过万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全国最大废旧风电叶片回收基地正式投产,年处理能力达20万吨
- • 锦州传统熏鸡制作技艺:清代御厨秘方的传承与发扬
- • 评剧皇后筱俊亭亲传弟子复排经典剧目《杨三姐告状》再掀戏曲热潮
- • 凌河区金融服务集聚区管理资产规模突破万亿,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
- • 岁月流转,匠心依旧——知青重返黑山学皮影,五十年前手艺未忘
- • 锦州旅游职业学院开启非遗传承新篇章:新增非遗传承专业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
- • 锦州籍台商王永庆家族寻根之旅:促进两岸经贸合作的桥梁
- • 米其林指南发布锦州专题,3家烧烤店荣膺“必比登推介”彰显地方美食魅力
- • 探秘沟帮子熏鸡厂:DIY工坊让游客亲手制作迷你熏鸡挂饰
- • 义县辽代古村沉浸式剧本杀季盛大开幕,穿越千年,体验古韵风情
- • 锦州荣膺“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城市”称号,展现城市魅力与潜力
- • 锦州旅游职业学院再添新翼:非遗传承专业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
- • 《锦州十姐妹:解放战争支前模范的英勇赞歌——京剧舞台再现传奇事迹》
- • 张三丰医巫闾山修炼传说:非遗名录中的武林传奇
- • 锦州荣膺“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”:新机遇下的璀璨明珠
- • 爱国实业家杜重远在锦州创办陶瓷厂遗址:承载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
- • 锦州烧烤产业年营收突破200亿,连锁品牌扬帆出海20国
- • 锦州天主教堂:1900年东北疫情记录揭示法国传教士的医学贡献
- • 锦州码头帮派档案揭秘:近代港口江湖风云录
- • 锦州湾湿地荣登国际重要湿地名录,生态保护再获国际认可
- • 黑山皮影戏惊艳欧洲十国,巡演落幕掌声不断,文化盛宴超10分钟
- • 《辽海丛书》原稿入藏锦州博物馆:关东才子刘春烺墨宝传世
- • 辽西木偶戏《萧太后东征》荣获“山花奖”荣耀民间艺术舞台
- • 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实现“零门槛”:让每个孩子都有公平的教育机会
- • 《风味人间》力推北镇猪蹄,电商销量暴增300%,地方美食走向全国舞台
- • 锦州湾海洋牧场:海洋中的绿色肺,年固碳量相当于5万亩森林
- • 锦州湾综保区封关运行首日,进出口额突破亿美元创历史新高
- • 黑山葫芦烙画NFT首发,非遗传承人秒变数字艺术家,传统艺术焕发新生
- • 凌海对虾智能化养殖基地投产,亩产创新高,跃居全国第一
- • 东北陆海新通道锦州枢纽年开行中欧班列突破1200列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
- • 锦州博物馆新馆盛大开馆,红山文化玉器国宝级文物亮相引关注
- • 锦州湾国际邮轮母港迎来新高峰,年接待旅客超50万人次
- • 北镇水馅包子老店荣登《舌尖》,薄皮十八褶成就网红传奇
- • “乡村新能源微电网助力,100个村电费降低40%,绿色能源革命席卷农村”
- • 东北首条高速磁浮线路规划出炉,锦州经停,1小时直达沈阳!
- • 黑山蛇盘山越野赛道荣获国际汽联认证,迈向世界越野赛车舞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