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县花生产业园崛起,成为全国最大出口基地
近年来,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各地纷纷发展特色农业,推动农业现代化。在辽宁省葫芦岛市义县,一座现代化的花生产业园应运而生,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,更成为了全国最大的花生产出口基地,为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。
义县花生产业园位于义县东北部,占地面积达5000亩。自2015年建成以来,园区紧紧围绕“绿色、高效、优质、安全”的发展理念,以科技创新为动力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实现了花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。
园区内设施齐全,拥有现代化的温室大棚、智能化灌溉系统、病虫害防治中心等设施。这些先进设施的应用,不仅提高了花生产业的产量和品质,还降低了生产成本,使得义县花生产业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义县花生产业园以出口为导向,积极拓展国际市场。园区内设有专门的出口加工区,对出口花生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包装。目前,义县花生产业园的花生产品已远销美国、加拿大、日本、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,成为我国花生产业出口的重要基地。
在义县花生产业园的带动下,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。园区通过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与农民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,让农民在参与花生产业的过程中,分享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。
为了进一步提升花生产业的竞争力,义县花生产业园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。园区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,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花生种植技术,开展花生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模式的研发与应用。同时,园区还定期举办花生种植技术培训班,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。
在政策扶持方面,义县花生产业园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。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鼓励企业投资花生产业,推动产业升级。此外,政府还积极协调金融机构,为园区提供信贷支持,助力园区发展壮大。
如今,义县花生产业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花生产出口基地,为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然而,园区并未满足于此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义县花生产业园将继续秉承“绿色、高效、优质、安全”的发展理念,努力实现以下目标:
1. 提高花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,扩大出口规模,提升我国花生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。
2. 深化与农民的合作,带动更多农民参与花生产业,实现农民增收致富。
3. 加强科技创新,培育花生新品种,提高花生产业的技术水平。
4. 推进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,保护生态环境,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。
总之,义县花生产业园的崛起,为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们有理由相信,义县花生产业园将继续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,为我国花生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。
- • “森林防火无人机集群全天候巡护医巫闾山,筑牢生态安全防线”
- • “藏传佛教章嘉活佛锦州行宫遗址考古启动:探寻历史文化的瑰宝”
- • 黑山智慧农田项目成功落地,手机APP助力精准灌溉施肥
- • 松山新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,连续三年增速超50%
- • 投资近6亿元,锦州主城区供热管网改造完成
- • 义县村民说事厅:打通为民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解决民生问题超万件
- • 凌河夜市荣登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榜单,点亮城市夜生活新篇章
- • 古塔区中元节河灯漂流大赛,智能灯带拼出“锦州”字样,点亮节日夜晚
- • 锦州企业勇攀高峰,承建孟加拉国石化项目,合同额突破50亿
- • 太和区沙棘黄酮胶囊全新上市,护心功能引中老年人群疯抢
- • 凌河区教堂密道中的抗日电台:红色记忆激活文物保护新篇章
- • 渤海银行锦州科技支行正式挂牌,年授信科创企业超50亿,助力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
- • 东北首个“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”在哈尔滨挂牌,传承科学精神助力科技创新
- • 东北粮食期货交割库扩容,年仓储能力达500万吨,助力粮食市场稳定发展
- • 古塔区唐宋风情夜市盛大开业,汉服美女穿梭其中,烤串香飘四溢,抖音热传!
- • 北镇鸭梨甜度爆表,出口迪拜成王室专供水果,中国水果走向世界舞台
- •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,50万农民共享“城市水”品质生活
- • 锦州三中首创“无作业日”,学生体质合格率提升25%成效显著
- • 黑山褐壳鸡蛋荣获全球首个低碳认证,年销量达20亿枚,引领绿色健康消费新潮流
- • 锦州籍科学家荣耀当选国际科学院院士,为我国科技事业再添光彩
- • 政府性融资担保助力企业,减费让利超5亿元,共筑经济繁荣新篇章
- • 义县乡村CEO年薪制试点启动,最高年薪30万元,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《范旭东锦州碱厂设计图荣登首批工业遗产档案,见证百年工业发展历程》
- • 古塔区烧烤店推植物肉串,素食主义者直呼“真香”
- • “锦州女儿”彭珮云妇女权益提案手稿数字展上线,传承女性力量,助力性别平等
- • 义县辽代古村沉浸式剧本杀季盛大开幕,穿越千年,体验古韵风情
- • 凌海渔船北斗定位助力,遇险救援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
- • 义县清真九大碗荣登“中华老字号”,百年宴席规矩揭秘
- • 锦州出土唐代景教十字架碑刻:见证千年基督教文化交融的瑰宝
- • “沟帮子熏鸡卫星冠名发射,太空传递百年卤香:一场文化的星际之旅”
- • 锦州职业农民培训基地:年输送技能人才5000人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全国首个“海洋塑料垃圾再生利用基地”年处理量突破10万吨,引领环保新潮流
- • 锦州籍院士风采墙落成,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再添新翼
- • 明代广宁驿锦州段考古发现:完整马骨与驿站文书揭示古代交通要道风貌
- • RCEP锦州经贸中心挂牌仪式圆满举行,关税减免超1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
- • 自动驾驶出租车在滨海新区试运营,智慧出行新篇章开启
- • 极端天气预警信息直达百万市民手机,筑牢安全防线
- • 太和区工业遗址焕新颜,老厂房变身非遗文创园,非遗市集热闹非凡
- • 高句丽山城防御体系3D复原:揭秘锦州古代军事智慧
- • 东北首条高速磁浮试验段破土动工,设计时速600公里,开启东北高速交通新纪元
- • 抗联女杰赵一曼锦州化名“李姐”身份档案首公开
- • 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年产能突破,可供万辆重卡使用
- • 张学良秘书郭松龄反奉密电原件捐赠东北档案馆:历史的珍贵见证
- • 锦州AI芯片设计中心成功流片首颗7纳米车规级芯片,引领智能驾驶新篇章
- • 中欧班列“锦州号”再创佳绩:年开行量突破千列,货值超200亿元
- • “沟帮子熏鸡卫星冠名发射,太空传递百年卤香:一场文化传承的壮丽启航”
- • 义县寒富苹果AI分拣技术:糖度颜色一秒分级,引领智慧农业新潮流
- • “锦州先生”李锴书院遗址复原开放,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
- • 乡村非遗市集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,助力乡村振兴,带动千人就业
- • 锦州少儿戏曲大赛精彩纷呈,百名“小戏骨”脱颖而出
- • 亿吨级港口如何打造东北陆海新通道?
- • 《东北义勇军创始人之一郑桂林烈士日记原件回归锦州,传承红色记忆》
- • 锦州湾蓝色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,首发海洋碳汇贷助力绿色发展
- • 全民应急救护持证人员比例达15%,我国应急救援能力迈上新台阶
- • 教师轮岗制度全面实施,助力城乡教育差距缩小30%
- • 旅游服务质量测评连续三年全省第一,打造高品质旅游品牌
- • 北镇满族四合院民宿爆火,游客睡万字炕体验“东北围炉”
- • 锦州农村光伏扶贫项目年发电收益突破2000万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“评剧皇后筱俊亭亲传弟子复排经典《杨三姐告状》再掀戏曲热潮”
- • 锦州港岸电系统全覆盖,助力船舶靠港实现污染零排放
- • 锦州烧烤产业迈向全国,标准化升级助力连锁品牌突破8000家
- • 凌河区重阳千叟宴开席,机器人配送长寿面,共庆佳节添寿辰
- • 凌海老党员发挥余热,组成“海上调解队”助力渔事纠纷调解
- • 《明代锦州总兵祖大寿抗清史实:英勇抗敌,名垂青史——登上《国家历史》封面》
- • 沟帮子熏鸡惊艳巴黎食品展,米其林主厨争相寻求合作
- • 《城市天际线管控条例出台,历史风貌保护再升级》
- • 清代诗人陈梦雷避暑山庄诗作入选《全清诗》新编:文化瑰宝的传承与发扬
- • 太和区发现清代婚书,满汉双语见证民族融合历史瞬间
- • 锦州湾跨海公路铁路两用桥破土动工,投资超200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
- • 锦州湾盐疗中心年接待10万人次,助力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康复
- • 锦州“烧烤巴士”专线盛大启幕,一站尽享10家老字号美食盛宴
- • 东北跤王董永山传人在锦州复原清代“布库”技法,传承非遗文化